權力的48法則(48 Laws of Power),是作家 羅伯特・格林 在 2000 年出版的一本經典著作,介紹可參考維基百科 會想講這本書,主要是因為它的許多概念與紅藥丸有些淵源。所以,我探討的方向會是 「權力的48法則 × 紅藥丸」,而不是單純介紹這本書 在 Rollo 的第一本著作《The Rational Male》中,多次提到這本書,包括引用其中的概念。就連 Rollo 也在書中寫道:「推薦去看看《權力的48法則》」 其中,「最不需要對方的人,權力最大」,就是引用自這本書(這句話也是我在直播中經常談到的) 《權力的48法則》與《The Rational Male》 除了概念上的引用,寫作方式與編排 也有相似之處。《The Rational Male》(簡稱 TRM)的書寫方式,常透過 故事案例、分析、解構、探討,最後傳達概念 這樣的編排方式,與 《權力的48法則》(簡稱 48Laws) 可說是異曲同工。書中的 48 條法則,是由作者 格林 歸納而來,每個法則都透過故事解釋,並輔以 分析、解構、探討,最後才得出法則 此外,作者也提供案例與反例(即適用與不適用的情境),因為現實環境瞬息萬變,任何法則在不同情況下都有可能失效 然而,這本書雖然整理出 48 條法則,但如果只是單看這些整理出的法則,這本書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就連 Rollo 自己都不太願意寫下 「九條鐵則(Iron Rule of Tomassi)」,因為他知道,一旦寫下來,大家就懶得看內文,只想拿鐵則來背誦 《權力的48法則》更像是一本「歷史故事選集」 說穿了,48Laws 更像一本「歷史故事選集」。書中的每條法則,都是從歷史故事中參透出來的。這也解釋了,為什麼單純記住法則是沒用的——因為這些法則都有「情境」 說格林是「權力大師」,我認為只能算一半。我更認為他是「歷史故事大師」 任何權力爭奪、驚天騙術、陰險手段,在人類歷史上都曾發生過。你應該經常聽到:「歷史總是一再上演」 所以,在閱讀 48Laws 時,與其說可以學到什麼驚天奪權的秘技,不如說是 「有人帶你看歷史,讓你自己參透」 如果你本來就不愛看歷史,那麼你很可能也懶得看這本書 《The Rational Male》 那麼,這與 TRM 有什麼關係呢?除了兩性之間的權力角色,「發生過的事」 也是紅藥丸的一大特色 紅藥丸的最初原型是「男人間的筆記交流」。每個人把自己發生的事(多半是鳥事)詳細寫下來,透過網路(早期的網路)互相交流,看看彼此遇到的鳥事有何相似之處 誰先解決了? 怎麼解決的? 為什麼會這樣? 關鍵點是什麼? 這些問題衍生出一系列討論,甚至有後來的紅藥丸創作者用 「戰地筆記」 來形容這種男性間的交流 這種 純粹的男性交流 集結起來,形成了龐大的資料庫,這就是紅藥丸的原型(現在很難做到,因為大部分內容都被商業內容行銷淹沒)。我們仍然可以從「前人」的經驗中學習,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你交不到女朋友嗎?以前一定有人也交不到 你被當工具人嗎?前人肯定有過相同經歷 你老婆跟別人跑了?歷史上這種事不勝枚舉 這些男人私下交流出的經驗總結,沒有受到外部干擾,經過檢討後形成知識結晶,成為「男人們的血淚史」。而 Rollo Tomassi 超過 20 年的知識精煉與系統整理,正是其中的翹楚。所以,他「被稱為教父」,而不是「自稱教父」 《權力的48法則》與紅藥丸的共同點 《權力的48法則》與紅藥丸還有一個相似之處,那就是 「願意講出最醜陋的部分」 如果人性始終如一,過去如此,未來亦然,那麼唯一的變數就在於環境與時空。這也是為什麼紅藥丸一方面受到關注,另一方面又受到攻擊的最大原因 48Laws 也採用類似的寫作手法,將人性描寫得極盡心機。雖然後來有人認為 羅伯特・格林 可能帶有過多的主觀臆測,但我認為他的立場其實算中立,只是主觀分析比較多 這部分有紅藥丸知識體系的創作者也有類似的觀點。48Laws 並不是每個紅藥丸受眾的「必看書目」(或者不用看),它只是 Rollo 的推薦之一。 這本書算紅藥丸嗎? 在 48Laws 裡,我認為它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參考資源,但在其他方面則未必適用。 我個人喜歡 羅伯特・格林,他對每件事都有深刻的見解。不僅限於書籍,你可以在他的文章、YouTube 影片、Instagram 貼文中,看到他發表的睿智觀點。偶爾,甚至能看到 Rollo 轉發他的內容。 我認為他應該真的讀過很多書,尤其是歷史。他雖然不是歷史學家,但他是一個「歷史故事大師」,對歷史的熟悉程度讓他能夠為任何事情建立一個「資料庫」。 如果你有經驗,你自然會有自己的解法。 如果你沒有經驗,那就從前人那裡學習。 我認為,這就是格林的睿智之鑰。 不過,在看他的另一本著作《誘惑的藝術(The Art of Seduction)》時,會發現它並不是紅藥丸視角的見解 不能說 羅伯特・格林 不懂兩性,而是他仍然從權力與歷史的角度詮釋情愛。這使得 48Laws 看起來很接近紅藥丸,但《誘惑的藝術》就顯得有點「差了點味道」。 聲明一下:《誘惑的藝術》依然值得看!,其中有許多故事值得參考,不一定要套用在兩性情愛的部分,也可以應用於其他領域。 總結紅藥丸與 48Laws 有觀眾問我:「因為紅藥丸講的是兩性間的權力博弈,所以要理解紅藥丸就必須看《權力的48法則》嗎?」 這個問題讓我一時語塞。的確,紅藥丸與 48Laws 之間有一定的淵源,但關聯並不深。即便 Rollo Tomassi 曾經推薦這本書,它並不影響你是否能理解紅藥丸。 在我所知道還不錯的紅藥丸創作者當中,有些人根本不認為這本書是必讀,他們的觀點是:「這只是一本推薦讀物而已。」 48Laws 是紅藥丸的必讀書嗎? 如果你問我,我的回答是:「可看可不看。」 我自己有看完48Laws,但說實話,這本書對紅藥丸的理解影響不大。 而且,這本書已經出版超過 20 年了,羅伯特・格林 在近年來還有新作問世。我認為,直接從他的新書開始讀也沒有問題(Rollo 的 TRM 出版至今也超過 10 年了,加上他的寫作時間,當時推薦這本書的理由也合理) 有些「次紅藥丸主題」的創作者,可能把兩性間的權力概念,與其他領域的權力博弈做了類比,結果導致很多人誤以為:「權力的博弈就是紅藥丸。」 所以,沒有因為看了”權力的48法則,就能懂紅藥丸的兩性博弈”的道理 雖然這兩者在某些概念上可以互相呼應,但它們的本質並不完全相同。 甚至,因為 48Laws 的影響,許多人誤以為:「紅藥丸是在講『誰比較有權威』」 進而滑坡”紅藥丸就是在打壓” 這完全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